热门搜索: 单招 简章 高职 面试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自主单招 » 正文

自主招生有哪些利弊 自主招生好不好

2018年10月11日 文/李老师 浏览4570次

  对于很多想要参加自主招生的同学来说,知道自主招生有哪些利弊是非常的重要的,那么自主招生到底好不好呢,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主招生的优势

  第一是显见的"分数保险"为了提前锁定优秀生源,高校端出一盘盘"优惠大餐":有的承诺,只要高考成绩达到重点批次(一本)控制分数线且专业服从调剂,即予录取(俗称"预录取"或"虚拟录取");有的承诺,只要高考成绩在该校统招分数线下一定范围内(一般为10—30分),即予录取(俗称"降分录取");还有的允诺,只要高考成绩达到该校投档线,就可以享受加分选专业的优惠条件(俗称"专业加分")。

  第二是隐性的"心理保险" 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压力相对较小,在高考考场上心态较平稳,可以将失常的风险降得更低,使正常乃至超常发挥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在"分分必争"的高考录取中享有这些优惠条件,无疑具备了相当的竞争优势。

  自主招生的弊端

  自主招生的报名是需要固定条件的,初审是第一道难关,通过初审之后的考试题是由学校自拟的,一般考试范围都比高考范围广,难度颇大。比如自主招生的考试范围会跨越高中各个版本所涉及到的范围,而高考考纲则把考题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招生考题旨在考验学生在此科领域的高超解答能力和创新能力,考题深,难度大。而高考则主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解读能力;自主招生的题型偏竞赛,难度是在高考之上的,灵活度很高,创新精神绝对是考验。

  自主招生的特点

  (1)自主招生录取人数控制在试点学校本年度招生计划的5%以内,招生的名额用学校预留计划,不占用分配给各省市的招生计划指标,既保护了各地报考院校的优秀考生,又不损害本省市其他考生的利益。

  (2)被预选的考生可获得政策性保护,即使高考分数未达到该高校在当地的投档线(一般在投档线下20分以内),仍有可能被录取。

  (3)招生高校制订自主招生录取方案,并纳入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各高校自主招生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① 招生对象。一般要求是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等;

  ② 招生范围。一般指定在部分省市自主招生,许多自主招生学校已将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

  ③ 招生程序。学生本人申请,相关学校或教师推荐也可自荐、试点院校测试并认定为自主选拔录取人选;

  ④ 录取原则。

  A:预选上考生第一志愿必须报该试点院校,且高考成绩须达到该校规定的水平(如该校在当地投档线以下20分以内)方予以录取。

  B:被预选的学生如果第一志愿未报该校或者高考成绩未达到该校规定的要求,则参加正常的渠道和程序录取。

  自主招生新政对考生利益

  自主招生考核安排在高考之后这是对原来高考录取制定进行的补充和加强完善。在考虑学生实际能力的基础下,使得更多多样化的人才考进自己喜欢的高校去学习和深造。由此可见,自主招生新政使得高考变得更人性化,更加合理,这对于人才培养来说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自主招生新政的弊端

  自主招生很容易打乱高考复习计划,还容易在学生中形成浮躁的氛围,不利于最后复习;容易引导学生轻视最后阶段高考的复习,万一自主招生没有成功,也会对之后高考产生负面影响,对学生得不偿失,失去了原先自主招生的意义。小编提醒广大考生,应调整好心态,不要被自主招生新政打乱复习计划,充分做好备考工作,才是高进自己心目中理想大学的关键所在。

免费在线咨询
张老师
0731-86369461
张老师
15200864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