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参加单招的同学来说,单招语文是非常的好学习的,但是单招语文如果想要得高分也是非常的难的,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提高单招语文成绩
第一,注重读书:所谓功夫在课下,语文一定要多读书,有空就读课外书籍,开阔视野,然后反思书中的思想。
第二,注重课堂效率。教材中的重难点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在上课之前,要提前预习重点字词句的含义,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在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后,自己要从其他角度进行回答,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三,注重积累。注重对优秀作文好诗佳句的积累和背诵,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第四,追随时尚。读者、意林、儿童文学、红蕾、语文通讯等时尚杂志要买来读一读,体会反思。
怎么提高单招语文
基础知识方面:基础知识包括的内容很多,决大部分都是需要记忆的。有一部分来自课本,另外一部分主要是文学方面的内存。极少一部分需要创新和理解。提高这些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多读多写。基础部分的范围虽然很广,但考试所占的分数比例很小,即使这样,一定要在平时把基础知识学扎实,争取在考试中不丢分。
阅读理解方面:阅读令许多同学头疼,并且也是考试中很容易拉分的内容。然而将阅读题分门别类,发现只有七、八种题型,而每一种题型又有自己的解决方法。理解分析是阅读的重点,一定要掌握方法。记叙文应该是阅读部分的难点,平时应重点练习。
写作方面:写作是学习语文的重中之重。有些同学课下写的作文几乎篇篇都是范文,但一进了考场脑袋一下就蒙了,眼看着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只好把平时的作文与考场即席创作的句子生搬硬套,“拼接”成了一篇“作文”,这样肯定得不了高分。原因是什么?平时老师留的作文你可以用2-3个小时来构思,然而考场上只有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缺少快速作文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写作练习时,应该限定时间,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时作文才能得到好的成绩。
最后,前程教育提醒您,学习语文的核心是提高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增加文学修养。只要您努力过,定会有所收获。
提高语文成绩有哪些技巧
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符合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并已参加高考报名的人员。对于符合报名条件尚未参加高考报名、且有意愿报考高职单招的人员...
阅读14343次 /2023年10月11日湖南2024年高考报名将于2023年10月23日至31日进行...
阅读14302次 /2023年10月11日职业技能测试是根据考试院提前招生考试要求,结合提前招生政策,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之一,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素养、职...
阅读14186次 /2023年10月11日毕业时间快,文凭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高,直接注册入学,可入学信网,...
阅读14088次 /2023年10月11日职业技能测试也叫职业适应性测试,是以普通高中学生基本素质为基础,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专业)选拔、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
阅读14007次 /2023年10月11日湖南单招网,单独招生考试升学平台
版权 © 湖南单招网 湘ICP备19007932号-2